![]() 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
专利摘要:
一種射頻識別標籤,包括一基板、一平面式天線、一射頻晶片、複數個訊號導體以及複數個接地導體。射頻晶片由平面式天線饋入一射頻訊號,以激發射頻晶片發出一辨識碼。此些訊號導體耦接於平面式天線。此些接地導體交錯地配置於此些訊號導體之相對兩側,並與此些訊號導體相鄰且共平面地配置在基板上,以形成一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其包括一阻抗匹配部及一傳輸部。阻抗匹配部具有一輸入端以及一接地平面,輸入端耦接此些訊號導體,而接地平面耦接此些接地導體。射頻晶片配置於輸入端與接地平面之間。傳輸部連接於阻抗匹配部與平面式天線之間。 公开号:TW201322137A 申请号:TW100141919 申请日:2011-11-16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Jiun-Jang Yu;Chiung-Hsiung Chen;Chun-An Lu;Hong-Ching Lin 申请人:Ind Tech Res Inst; IPC主号:H01Q1-00
专利说明:
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尿布、吸收墊及尿濕感測系統,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Coplanar waveguide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e)之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 一般而言,嬰兒所使用的紙尿布,或是臥病在床、行動不便的老人或植物人所使用的紙尿布與紙尿墊,必需勤於更換,否則若是尿濕時間過久才更換,很容易造成尿布疹或皮膚病,更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等風險。尤其,現階段長期看護中心因受照護者眾多、看護人手往往相對不足,難以即時並確切知悉哪些受照護者的尿布需要更換,,導致泌尿道感染風險增加,而若採全面查看的人工方式則缺乏效率。傳統的拋棄式紙尿布或紙尿墊,當尿濕時,需要用手觸摸,才能知道是否應該更換。雖然也有較進步的紙尿布,其上設計有顯色結構,於尿濕時可適時浮現特殊顏色或圖案,以便供目視,不需以手觸摸,即可知道是否該更換紙尿布。然而,綜觀現有的紙尿布,即便是具有尿濕顯示之結構者,還是需要隨時且主動觀察紙尿布是否有尿濕顯示,對於父母或看護人員來說,無形中增加心理壓力與負擔。顯見,如何能在紙尿布一被尿濕時馬上主動發出告知訊息,才是避免得到尿布疹最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本案係有關於一種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可依所需長度設計具感濕功能之射頻識別標籤,且射頻識別標籤之天線部與感測單元(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阻抗匹配部)之間相隔一預定距離,可達到穩定讀取及符合感濕功能之要求。 根據本案之一方面,提出一種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包括一基板、一平面式天線、一射頻晶片、複數個訊號導體以及複數個接地導體。平面式天線配置於基板上。射頻晶片由平面式天線饋入一射頻訊號,以激發射頻晶片發出一辨識碼。此些訊號導體耦接於平面式天線,以傳輸射頻訊號。此些接地導體交錯地配置於此些訊號導體之相對兩側,並與訊號導體相鄰且共平面地配置在基板上,以形成一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包括一阻抗匹配部及一傳輸部。阻抗匹配部具有一輸入端以及一接地平面,輸入端耦接此些訊號導體,而接地平面耦接此些接地導體。射頻晶片配置於輸入端與接地平面之間。傳輸部連接於阻抗匹配部與平面式天線之間。 根據本案之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包括上述之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的尿濕感測尿布。 根據本案之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包括上述之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的濕度感測吸收墊。 根據本案之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包括上述之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的尿濕感測系統。 根據本案之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包括上述之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的濕度感測系統。 為了對本案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多的瞭解,下文特舉諸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係利用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訊號傳輸線與二接地傳輸線來設計射頻識別標籤,使其具有尿濕感測功能或濕度感測功能,且射頻識別標籤不需外加電力,故可減少管理上之疏失。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包括一阻抗匹配部以及一傳輸部,而射頻晶片配置於阻抗匹配部中,且傳輸部連接於平面式天線與阻抗匹配部之間。本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與一般的射頻識別標籤不同之處在於:一般的射頻識別標籤是利用介電常數影響天線共振波長之方式達到感測效果以天線部做為感測單元,若配置在尿布或吸收墊的尿濕感測區中,因尿濕位置之射頻識別訊號易受人體遮蔽,使一般射頻識別標籤無法同時達到穩定讀取與感測之功能需求;本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是以阻抗匹配部做為感測單元,可配置於尿布或吸收墊的尿濕感測區中,並包含一傳輸部之設計,可達到阻抗匹配部位於感測區(例如尿濕感測區)中而平面式天線位於讀取區中之目標。而一般的射頻識別標籤受限於操作頻率之共振波長較短,天線本體的長度僅有10~15公分,無法視需求延長,故無法兼顧穩定讀取及符合尿濕感測之要求。 以下係提出各種實施例及應用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及應用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非用以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及1B圖,其分別繪示依照本案一實施例之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的示意圖。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10包括一阻抗匹配部100以及一傳輸部110。阻抗匹配部100具有一輸入端101以及一接地平面102,此輸入端101之阻抗與傳輸部110之輸入阻抗相互匹配。阻抗匹配部100內部至少包含三條相鄰之傳輸線,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短路傳輸線104、射頻訊號傳輸線106及第二短路傳輸線108,此三條相鄰之傳輸線分別由數個相鄰之金屬導體所組成,由左而右依序為第一接地導體111、第一訊號導體112、第二接地導體113、第二訊號導體114、第三接地導體115、第三訊號導體116及第四接地導體117,且第一接地導體111、第二接地導體113、第三接地導體115及第四接地導體117一端分別與接地平面102耦接,形成共同接地平面。 第一訊號導體112耦接於輸入端101與接地平面102之間,並與其兩側相鄰之第一接地導體111與第二接地導體113組成第一短路傳輸線104。第二訊號導體114耦接於輸入端101與接地平面102間,並與其兩側相鄰之第二接地導體113與第三接地導體115組成射頻訊號傳輸線106,且射頻訊號傳輸線106上具有訊號饋入端106a與106b,分別用以耦接射頻晶片11之第一端11a與第二端11b。第三訊號導體116耦接於輸入端101與接地平面102之間,並與其兩側相鄰之第三接地導體115與第四接地導體117組成第二短路傳輸線108。 射頻晶片11配置於輸入端101與接地平面102之間的射頻訊號傳輸線106上,且射頻晶片11可經由射頻訊號傳輸線106饋入一射頻訊號而激發,以發出一辨識碼。射頻訊號傳輸線106之訊號饋入端106a及106b具有一輸入阻抗,此輸入阻抗為射頻識別標籤之輸入阻抗(R+jX),與射頻晶片11之複數特性阻抗(R-jX)共軛匹配。 再者,請參照第1B圖之一實施例,可經由調整射頻晶片11’於射頻訊號傳輸線106之位置來調整操作時射頻晶片與射頻識別標籤的匹配頻寬,進而調整射頻識別標籤之感測靈敏度。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及2B圖,其分別繪示依照本案一實施例之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20的示意圖。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20包括一阻抗匹配部200以及一傳輸部210。本實施例之阻抗匹配部200與第一實施例100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第一訊號導體212與第三訊號導體216並非是長條形,而是呈S形延伸,接地平面202延伸於第二訊號導體214相對兩側並分別與第一接地導體211、第二接地導體213、第三接地導體215、第四接地導體217耦接形成共同接地平面,第一訊號導體212耦接於輸入端201與第一接地導體211之間,並與其兩側之第一接地導體211與第二接地導體213以及接地平面202組成第一短路傳輸線204。第二訊號導體214耦接於輸入端201與接地平面202間,並與其兩側相鄰之第二接地導體213與第三接地導體215以及接地平面202組成射頻訊號傳輸線206。第三訊號導體216耦接於輸入端201與第四接地導體217之間,並與其兩側之第三接地導體215與第四接地導體217以及接地平面202組成第二短路傳輸線208。相對於第一實施例,由於第二接地導體213與第三接地導體215長度明顯較第一實施例短,可使共地平面電位較第一實施例均勻,當串聯其他傳輸線以擴大匹配部結構(增加感測面積)時,可維持阻抗匹配部200之阻抗特性。 本實施例中,射頻晶片21配置於射頻訊號傳輸線206上,且射頻晶片21可經由射頻訊號傳輸線206饋入一射頻訊號而激發,以發出一辨識碼。射頻晶片21具有第一端21a以及第二端21b,此二端分別與射頻訊號傳輸線206上之訊號饋入端206a及206b相連。射頻訊號傳輸線206之訊號饋入端206a及206b具有一輸入阻抗,此輸入阻抗為射頻識別標籤之輸入阻抗(R+jX),與射頻晶片21之複數特性阻抗(R-jX)共軛匹配。 接著,請參照第3A~3C圖,其分別繪示依照不同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的示意圖。各個實施例可應用上述第1A及1B圖與第2A及2B圖中任一種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10或20之傳輸線來設計射頻識別標籤,故以下省略有關阻抗匹配部300(相當於阻抗匹配部100或200)的細部描述,僅描述基板32、平面式天線33及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30之傳輸部310的配置關係,茲說明如下。 平面式天線33配置於基板32上,而第一接地導體311與第四接地導體317於傳輸部310中分別配置於第二訊號導體314之相對兩側,以組成一射頻訊號傳輸線318。射頻訊號傳輸線318耦接於平面式天線33與阻抗匹配部300之間,以傳輸射頻訊號。在本實施例中,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30之傳輸部310一體化連接於阻抗匹配部300與平面式天線33之間。阻抗匹配部300位於感測區320(例如為尿濕感測區)中,當阻抗匹配部300的特性阻抗因尿液量增加而改變時,即造成匹配特性之漂移,影響射頻訊號傳輸至射頻晶片31之能量大小,當能量小到無法激發射頻晶片31,即可達到感測之效果。也由於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30之特性阻抗對於介質(例如水、基板)的厚度及介電常數的變化非常敏感,因此以阻抗匹配部300做為尿濕感測單元,可增加射頻識別標籤3a~3c的感測靈敏度。當然,本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3a~3c不限定用於尿濕感測方面,亦可作為其他溼度之相關感測。 此外,傳輸部310的長度為可調之設計,其長度可介於1公分~30公分之間,以達到阻抗匹配部300位於尿濕感測區320中而平面式天線33位於讀取區330中之分離化設計,使得平面式天線33之效能不會受到尿液、濕度或其他環境變數的影響。因此,本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3a~3c可兼顧穩定讀取及符合尿濕感測之要求。 在第3A圖中,平面式天線33為耦極天線,其包括一第一輻射帶331以及一第二輻射帶332,第一輻射帶331連接第二訊號導體314,第二輻射帶332連接第四接地導體317,且第一接地導體311與第四接地導體317之間例如以一跳線34跨接。此外,在第3B圖中,第一接地導體311與第二訊號導體314之間例如以一1/4波長接地導體35連接,以取代以跳線34跨接的方式,可保持第一接地導體311與第四接地導體317之電流均勻分佈,降低射頻訊號傳輸線318之特性阻抗變異。另外,在第3C圖中,平面式天線33’為單極天線,其包括一輻射帶333,此輻射帶333連接第二訊號導體314。 再者,在第3A~3C圖中,位於傳輸部310的第二訊號導體314、第一接地導體311及第四接地導體317,可依阻抗的需求改變相對之寬度,請參照第3D圖,其繪示依照一實施例之傳輸部310’的局部示意圖。第二訊號導體314’的寬度可沿著其線性方向呈階梯狀由大變小,線寬越大,阻抗越小,以得到階梯式阻抗。同樣,位於第二訊號導體314’兩側的第一接地導體311’與第四接地導體317’的寬度亦可呈階梯狀分佈。因此,本實施例可藉由調整射頻訊號傳輸線之訊號導體的寬度或調整訊號導體與接地導體間之間距,使輸入端的阻抗與傳輸部310’的輸入阻抗相匹配。 應用例 請參照第4A~4B及5A~5B圖,其中第4A及4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案一應用例之尿濕感測尿布的示意圖,第5A~5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案另一應用例之濕度感測吸收墊的示意圖。各個應用例可應用上述第3A~3C圖中任一種射頻辨識標籤3a~3c來設計尿濕感測尿布4a~4b或濕度感測吸收墊5a~5b,一併簡介如下,其中,括弧外的標號為一範例,而括弧內的標號為另一範例,尿濕感測尿布4a~4b之本體41及濕度感測吸收墊5a~5b之本體51分別包括:一具液滲透性的內層401(501),以使其表面乾爽舒適;一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402(502),例如是防漏PE膜,具有阻絕水分外露的特性;以及一吸收體403(503),介於內層401(501)與外層402(502)之間,以吸收尿液或水分。兩者之差異例如在於尿濕感測尿布4a~4b還可具有穿戴固定用之扣帶404,可固定在人體的腰間,以方便行走或更換尿布。 在此二應用例中,射頻識別標籤40(50)位於尿濕感測尿布4a~4b(或濕度感測吸收墊5a~5b)之中,且配置於內層401(501)與外層402(502)之間。當尿液(或水分)經由內層401(501)滲透至吸收體403(503),隨著尿液量的增加,位於尿濕感測區420(520)中之阻抗匹配部42(52)的特性阻抗發生改變,而達到感測的效果。 請參照第6A圖,射頻識別標籤60配置於吸收體610之一側,因射頻識別標籤中射頻電磁波於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600之訊號導體602與兩側之接地導體601、603間傳播,當訊號導體602與接地導體601、603間之介電物質改變時,將影響電磁波分佈造成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600之特性阻抗改變,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600能感測介電物質變化之距離為1mm,當距離D大於1mm時,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600之阻抗將不受吸收體610之狀態影響。 第6B圖為射頻識別標籤60與吸收體610無直接接觸之感測應用。射頻識別標籤60與吸收體610間隔一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611,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611厚度例如小於或等於1mm(即距離D小於或等於1mm),亦即射頻識別標籤60與吸收體610之間的間距小於或等於1mm,則射頻識別標籤60無需直接接觸吸收體610即可感測吸收體610之濕度狀態。 一般而言,尿濕的位置位於人體的胯下,一般的射頻識別標籤的天線部係配置於人體的胯下,無法延伸其長度至胯下之外,因而天線部所接收之訊號容易被人體遮蔽,而造成誤動作之情形。本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40(50)藉由調整傳輸部(參見第3a~3c圖)的長度,使平面式天線43(53)位於尿濕感測區420(520)之外。在一實例中,平面式天線43(53)可位於胯下後方的臀部區,此區為穩定讀取射頻訊號之較佳區域430(530),可避免平面式天線43(53)所接收之射頻訊號容易被人體遮蔽之情形。在此實施例中,傳輸部的長度為可調之設計,其長度可介於3公分~15公分之間,以達到阻抗匹配部位於尿濕感測區中而平面式天線位於讀取區中之分離化設計。 接著,請參照第7圖,其繪示依照本案一應用例之尿濕感測系統的主機700示意圖,其可配合第4A~4B圖及第5A~5B圖中任一種尿濕感測尿布4a~4b或濕度感測吸收墊5a~5b來進行偵測。測試系統之主機700包括一發射器710、一標籤訊號讀取器720。發射器710用以發出一射頻訊號,以激發射頻晶片發出一辨識碼。標籤訊號讀取器720用以讀取射頻晶片所發出之辨識碼。然而,當射頻能量低於一設定值時,表示射頻晶片未被激發,使得標籤訊號讀取器720無法讀取到射頻晶片所傳輸的訊號。此時,感測系統之主機700可得知射頻識別標籤40(50)感測的結果,並根據此結果發出通報。舉例來說,當感測到的尿濕量、濕度所代表的訊號符合警示的條件時,即可主動發出警示訊號,以通知父母或看護人員更換尿布或吸收墊。在一實施例中,感測系統之主機700更可包含一功率判斷模組730,用以讀取射頻晶片所發出之射頻能量,以進一步判斷能量是否達到警示的程度。舉例來說,當感測到的尿濕量、濕度或其他環境變數所代表的訊號未達警示的程度時,感測系統之主機600暫時不用發出警示訊號。 本案上述範例所揭露之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係利用可依所需長度設計具感濕功能之射頻識別標籤,且射頻識別標籤之天線部與感測單元(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阻抗匹配部)之間相隔一預定距離,因此可達到穩定讀取及符合感濕性能之要求。此外,射頻識別標籤採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設計,容易製作及實現,並可增加感測的靈敏度,達到寬頻的效果。 綜上所述,雖然本案已以各個範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30...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 100、200、300...阻抗匹配部 110、210、310、310’...傳輸部 11、21、31...射頻晶片 11a、21a...第一端 11b、21b...第二端 102、202...接地平面 104、204...第一短路傳輸線 106、206、318...射頻訊號傳輸線 108、208...第二短路傳輸線 106a、106b、206a、206b...訊號饋入端 111、211、311、311’...第一接地導體 112、212...第一訊號導體 113、213...第二接地導體 114、214、314、314’...第二訊號導體 115、215...第三接地導體 116、216...第三訊號導體 117、217、317、317’...第四接地導體 3a~3c...射頻辨識標籤 31...射頻晶片 32...基板 33...平面式天線 34...跳線 35...接地導體 320、420、520...感測區 330...讀取區 331...第一輻射帶 332...第二輻射帶 333...輻射帶 4a~4b...尿濕感測尿布 5a~5b...濕度感測吸收墊 40、50、60...射頻識別標籤 41、51...本體 42、52...阻抗匹配部 43、53...平面式天線 401、501...內層 402、502...外層 403、503...吸收體 404...扣帶 420、520...尿濕感測區 430、530...穩度讀取區 600...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 601、603...接地導體 602...訊號導體 610...吸收體 611...外層 700...主機 710...發射器 720...標籤訊號讀取器 730...功率判斷模組 D...距離 第1A及1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案一實施例之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的示意圖。 第2A及2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案一實施例之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的示意圖。 第3A~3C圖分別繪示依照不同實施例之射頻識別標籤的示意圖。 第3D圖繪示依照一實施例之傳輸線的局部示意圖。 第4A~4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案一應用例之尿濕感測尿布的示意圖。 第5A~5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案另一應用例之濕度感測吸收墊的示意圖。 第6A~6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案另一應用例之射頻識別標籤與吸收體的配置示意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案一應用例之尿濕感測系統的主機示意圖。 3a...射頻辨識標籤 30...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 31...射頻晶片 32...基板 33...平面式天線 34...跳線 300...阻抗匹配部 310...傳輸部 311...第一接地導體 314...第二訊號導體 317...第四接地導體 318...射頻訊號傳輸線 320...感測區 330...讀取區 331...第一輻射帶 332...第二輻射帶
权利要求:
Claims (19) [1] 一種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包括:一基板;一平面式天線,配置於該基板上;一射頻晶片,由該平面式天線饋入一射頻訊號,以激發該射頻晶片發出一辨識碼;複數個訊號導體,耦接於該平面式天線,以傳輸該射頻訊號;以及複數個接地導體,交錯地配置於該些訊號導體之相對兩側,並與該些訊號導體相鄰且共平面地配置在該基板上,以形成一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該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包括:一阻抗匹配部,具有一輸入端以及一接地平面,該輸入端耦接該些訊號導體,而該接地平面耦接該些接地導體,該射頻晶片配置於該輸入端與該接地平面之間;及一傳輸部,連接於該阻抗匹配部與該平面式天線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其中該些訊號導體包括一第一訊號導體、一第二訊號導體以及一第三訊號導體,該些接地導體包括一第一接地導體、一第二接地導體、一第三接地導體以及一第四接地導體,其中該第一訊號導體位於該第一接地導體與該第二接地導體之間,且該第一訊號導體耦接於該輸入端與該接地平面之間,以使該第一訊號導體、該第一接地導體以及該第二接地導體組成一第一短路傳輸線;該第二訊號導體位於該第二接地導體與該第三接地導體之間,且該第二訊號導體耦接於該輸入端與該接地平面之間,且該射頻晶片耦接該第二訊號導體,以使該第二訊號導體、該第二接地導體以及該第三接地導體組成一射頻訊號傳輸線;且該第三訊號導體位於該第三接地導體與該第四接地導體之間,且該第三訊號導體耦接於該輸入端與該接地平面之間,以使該第三訊號導體、該第三接地導體以及該第四接地導體組成一第二短路傳輸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其中該些訊號導體包括一第一訊號導體、一第二訊號導體以及一第三訊號導體,該些接地導體包括一第一接地導體、一第二接地導體、一第三接地導體以及一第四接地導體,其中該第一訊號導體位於該第一接地導體與該第二接地導體之間,且該第一訊號導體耦接於該輸入端與該第一接地導體之間,以使該第一訊號導體、該第一接地導體、該第二接地導體以及該接地平面組成一第一短路傳輸線;該第二訊號導體位於該第二接地導體與該第三接地導體之間,且該第二訊號導體耦接於該輸入端與該接地平面之間,且該射頻晶片耦接該第二訊號導體,以使該第二訊號導體、該第二接地導體、該第三接地導體以及該接地平面組成一射頻訊號傳輸線;且該第三訊號導體位於該第三接地導體與該第四接地導體之間,且該第三訊號導體耦接於該輸入端與該第四接地導體之間,以使該第三訊號導體、該第三接地導體、該第四接地導體以及該接地平面組成一第二短路傳輸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其中該第一訊號導體與該第三訊號導體呈S型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其中該平面式天線為耦極天線,其包括一第一輻射帶以及一第二輻射帶,該第一輻射帶連接該第二訊號導體,該第二輻射帶連接該第四接地導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更包括一跳線,跨接於該第一接地導體與該第四接地導體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更包括一接地導體,連接於該第一輻射帶與該第一接地導體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其中該平面式天線為單極天線,其包括一輻射帶,該輻射帶連接該第二訊號導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射頻識別標籤,其中該第一接地導體、該第二訊號導體以及該第四接地導體於該傳輸部之寬度呈條狀或階梯狀分佈。 [10] 一種尿濕感測尿布,包括:一具液滲透性的內層;一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一吸收體,介於該內層與該外層之間;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其配置於該吸收體之一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濕度感測吸收墊,其中該射頻識別標籤與該吸收體之間的間距小於或等於1m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濕度感測吸收墊,其中該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位於該射頻識別標籤與該吸收體之間,該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之厚度小於或等於1mm。 [13] 一種濕度感測吸收墊,包括:一具液滲透性的內層;一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一吸收體,介於該內層與該外層之間;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具有共平面波導傳輸線結構之射頻識別標籤,其配置於該吸收體之一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濕度感測吸收墊,其中該射頻識別標籤與該吸收體之間的間距小於或等於1mm。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濕度感測吸收墊,其中該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位於該射頻識別標籤與該吸收體之間,該不具液滲透性的外層之厚度小於或等於1mm。 [16] 一種尿濕感測系統,包括:一發射器,用以產生一射頻訊號;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一尿濕感測尿布,具有一射頻晶片,該射頻晶片用以接收該射頻訊號,以激發該射頻晶片發出一辨識碼;以及一射頻訊號讀取器,用以讀取該射頻晶片所發出之該辨識碼。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尿濕感測系統,更包括:一功率判斷模組,用以判斷該射頻晶片所發出之射頻能量是否達到警示的程度。 [18] 一種濕度感測系統,包括:一發射器,用以產生一射頻訊號;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一濕度感測吸收墊,具有一射頻晶片,該射頻晶片用以接收該射頻訊號,以激發該射頻晶片發出一辨識碼;以及一標籤訊號讀取器,用以讀取該射頻晶片所發出之該辨識碼。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尿濕感測系統,更包括:一功率判斷模組,用以判斷該射頻晶片所發出之射頻能量是否達到警示的程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31534B|2014-03-21|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 KR20150031404A|2015-03-24|기저귀의 흠뻑 젖은 상태를 무선 검출할 수 있는 기저귀 구조 및 그의 기저귀 검출 시스템 US20150087935A1|2015-03-26|Real-time blood detection system US6774800B2|2004-08-10|Patient incontinence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8196809B2|2012-06-12|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ociating a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 user CN108366868B|2021-08-10|带水分检测用rfid标签的卫生用品 JP4830129B2|2011-12-07|Icタグを用いた排尿検知システム JP6103168B1|2017-03-29|液体検出用rfidタグ及びおむつ用吸水材 JP2009210533A|2009-09-17|排泄検知センサ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下着及び吸水性を有するパッド、排泄検知装置、排泄検知システム、可撓性シート、エアーセルクッション、ベッド及び椅子。 US20170340254A1|2017-11-30|Real-time blood detection system US20140375297A1|2014-12-25|Ionic Fluid Detection System For Absorbent Articles WO2016165406A1|2016-10-20|尿布用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尿布 JP6971462B2|2021-11-24|水分検知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用いる水分検知用の共振回路タグ CA3061645A1|2018-11-01|Bolus antenna system JP2015170961A|2015-09-28|アンテナ装置、当該アンテナ装置を用いた送信モジュール、及び当該送信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位置特定システム JP2002224151A|2002-08-13|おむつ交換頃合センサ及びおむつ交換頃合検知装置 TWM528733U|2016-09-21|尿布濕度感測裝置及監測系統 JP6806295B2|2021-01-06|おむつ用液体検知センサおよび液体検知装置 JP2007295213A|2007-11-08|集積回路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JP3103023U|2004-07-22|水分検知センサ及び同用水分検知装置 JPWO2016147762A1|2017-11-30|水分検出用rficデバイス JP2016170070A|2016-09-23|水分検出用rficデバイス JP2016170071A|2016-09-23|水分検出用rficデバイス JP2021067660A|2021-04-30|水濡れ検知センサーおよび検知システム TW201632158A|2016-09-16|尿布濕度感測裝置、監測系統及其感測方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3116802B|2016-02-17| CN103116802A|2013-05-22| US20130123726A1|2013-05-16| US9160054B2|2015-10-13| TWI431534B|2014-03-2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4746925A|1985-07-31|1988-05-24|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Shielded dipole glass antenna with coaxial feed| US7083985B2|1998-02-02|2006-08-01|Hefti John J|Coplanar waveguide biosensor for detecting molecular or cellular events| DE69841303D1|1998-05-22|2010-01-07|Nat Res Dev|Verfahren zur Feuchtigkeitsmessung| US7098850B2|2000-07-18|2006-08-29|King Patrick F|Grounded antenna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6603403B2|2000-12-12|2003-08-05|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Remote, wetness signaling system| US6774800B2|2001-03-30|2004-08-10|Augmentech, Inc.|Patient incontinence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20050046578A1|2003-09-02|2005-03-03|Pires Harold George|Diaper wetness annunciator system| EP1628360B1|2004-08-21|2007-10-10|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Small rectenna| US7504998B2|2004-12-08|2009-03-17|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PIFA and RFID tag using the same| US7180423B2|2004-12-31|2007-02-20|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RFID devices for enabling reading of non-line-of-sight items| TW200629184A|2005-02-04|2006-08-16|Shin Fa Nano Technology Co Ltd|Remote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TW200814973A|2006-09-26|2008-04-01|Ind Tech Res Inst|Diaper| JP2008254759A|2007-04-03|2008-10-23|Hitachi Ltd|メディアケースおよび回路パタンシート| PL2156222T3|2007-04-20|2016-01-29|Essity Hygiene & Health Ab|Sposób i system do kojarzenia wyrobu chłonnego z użytkownikiem| CN201117797Y|2007-06-13|2008-09-17|华南理工大学|一种共面波导馈电的射频识别标签天线| US9108434B2|2007-12-18|2015-08-18|Zih Corp.|RFID near-field antenna and associated systems| WO2010008874A1|2008-06-24|2010-01-21|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Passive environmental sensing| US7922975B2|2008-07-14|2011-04-12|University Of Dayton|Resonant sensor capable of wireless interrogation| TW201040891A|2009-05-15|2010-11-16|Oriental Inst Technology|Urinary incontinence alarm system and method|US9991596B2|2006-11-18|2018-06-05|Rfmicron,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using wireless sensor| US9785807B2|2006-11-18|2017-10-10|Rfmicron, Inc.|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environment using a wireless passive sensor| US8826473B2|2011-07-19|2014-09-09|Hill-Rom Services, Inc.|Moisture detection system| US20130161380A1|2011-12-27|2013-06-27|Jonathan Livingston Joyce|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oduct Information| US20140276504A1|2013-03-13|2014-09-18|Hill-Rom Services, Inc.|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he detection of incontinence or other moisture, methods of fluid analysis, and multifunctional sensor systems| US20140375297A1|2013-06-19|2014-12-25|Allen R. Geiger|Ionic Fluid Detection System For Absorbent Articles| TWI533857B|2013-09-14|2016-05-21||Diaper structure and diaper detection system with wireless detection of wet state| WO2016060938A2|2014-10-08|2016-04-21|RF Micron, Inc.|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moisture tag and sensors with extended sensing via capillaries| CA2969780C|2014-12-11|2020-06-02|Sca Hygiene Products Ab|Impedance sensors for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moisture in absorbent articles| CN207337443U|2015-03-13|2018-05-08|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水分检测用rfic器件| US11173073B2|2015-05-21|2021-11-16|MacNaughton Living Trust utd Dec. 30, 2002|Monitoring incontinence events| CN208077182U|2015-05-22|2018-11-09|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Rfic阅读器及水分检测系统| TWI564046B|2015-06-18|2017-01-01|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射頻模組及相關的管理系統| US10115051B2|2015-08-06|2018-10-30|Thin Film Electronics Asa|Humidity sensor, wireless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10111590B2|2015-08-26|2018-10-30|Nxp B.V.|Health monitoring device| US10653567B2|2015-11-16|2020-05-19|Hill-Rom Services, Inc.|Incontinence detection pad valid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376946A4|2015-11-16|2018-09-26|Hill-Rom Services, Inc.|Incontinence detection systems for hospital beds| JP6485555B2|2015-12-02|2019-03-20|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水分検出用rfidタグ付き衛生用品| US10115291B2|2016-04-26|2018-10-30|Hill-Rom Services, Inc.|Location-based incontinence detection| CA3028140A1|2016-06-17|2017-12-21|Medline Industries, Inc.|Sensor for absorbent article| US11229557B2|2016-06-17|2022-01-25|Medline Industries, Lp|Sensor for absorbent article| US9836685B1|2016-07-20|2017-12-05|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RFID tags for on- and off-metal applications| US9649230B1|2016-08-17|2017-05-16|Edward Li|Intelligent incontinence monitor| US20180085262A1|2016-09-26|2018-03-29|Shakam LLC|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Vapor Detection| CA3055747A1|2017-03-07|2018-09-13|Medline Industries, Inc.|Sensor for absorbent article| CN108938209B|2017-05-18|2021-10-19|赖中平|无线感应式尿布及其监控设备| EP3451235B1|2017-08-29|2021-06-02|Hill-Rom Services, Inc.|Rfid tag inlay for incontinence detection pad| US10251793B1|2018-03-28|2019-04-09|Edward Li|Intelligent incontinence monitor generating and utilizing incontinence profiles| US10945892B2|2018-05-31|2021-03-16|Hill-Rom Services, Inc.|Incontinence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ors|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1919A|TWI431534B|2011-11-16|2011-11-16|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TW100141919A| TWI431534B|2011-11-16|2011-11-16|射頻識別標籤及應用其之尿布、吸收墊及感測系統| CN201110430744.3A| CN103116802B|2011-11-16|2011-12-20|射频识别标签及应用其的尿布、吸收垫及感测系统| US13/524,192| US9160054B2|2011-11-16|2012-06-15|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and diaper, absorber and sens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